成立仅6年,驯鹿生物跻身国内细胞免疫治疗研发及产业化第一梯队。
来源丨创业邦(ID:ichuangyebang)
作者丨未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编辑丨赵晓晓
高瓴创投的第一个投资项目要IPO了。
前不久,南京驯鹿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驯鹿生物”)已经同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准备在科创板上市。
驯鹿生物创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南京生物医药谷园区,是一家专注于血液肿瘤细胞类药物和抗体药物开发的企业。目前拥有10余个开发管线产品,主要聚焦血液肿瘤的自体及通用CAR-T产品开发。
创始人张金华是位女性,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毕业后进入投行领域工作,此后的十多年里,张金华先后在多家投行、律师事务所等担任过业务经理、律师,甚至做到了合伙人。2015年,张金华看到了细胞治疗的机会,决定创业。
相较于公司的产品、业务,驯鹿生物最为人熟知的是投资故事。
2020年,高瓴创投成立,宣布全面覆盖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软件服务和原发科技创新、消费互联网及科技、新兴消费品牌及服务四大领域。成立后的第一笔钱就投给了张金华。
成立至今,驯鹿生物已经完成6轮融资,今年一月份刚完成C+轮融资。其投资机构包括高瓴创投、鼎晖百孚、建银国际、基石资本、信银投资、Plaisance Capital、国鑫投资、南京江北国资等。
行业里,张金华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驯鹿人”,现在,她要领着这头“鹿”,去做一件更大的事。
拥抱挑战的“驯鹿人”
张金华是一个喜欢挑战自我的女性,她曾在采访中说,自己95%的时间用来工作,休息时会去练拳击。
2000年前后,张金华进入投行领域,主要从事医疗大健康领域的投资和跨境并购业务、国内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顾问及投资业务,帮助过100多家公司走向资本市场。
她曾担任北京华光同尘管理咨询中心创始合伙人,北京天银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等职位;主办过几十家中国企业的上市和并购重组项目,有些项目还兼任了财务顾问和律师的双重身份。张金华心里一直有个创业的梦想。她曾在采访中表示,“和这些公司近距离接触,看得多了就想亲自去试一试。”
驯鹿生物(别名:驯鹿医疗)创始人 张金华
图源:南京江北新区官网
2015年,张金华在做天使投资时接触到了细胞治疗,这在当时还是一个新颖的行业。传统的小分子药、大分子药成药时间久,需要8-10年,而细胞治疗技术4-5年就可以走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相对能更快推向市场。
张金华当时的判断是,对于药物来说,能更快上临床是硬道理,这样对于投资人来说也是一个避险。简言之,这是一条风险可控的赛道。此前工作经验的积累,让她意识到这个行业大有可为。
两年后,她在南京成立了驯鹿生物。那一年也被称为“细胞治疗商业化元年”,因为全球出现了第一款获批上市的CAR-T药物——诺华的Kymriah。
根据天眼查,驯鹿生物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专注于血液肿瘤和部分实体瘤的细胞治疗药物创新性研发的生物技术公司。
之后的三年,张金华和团队把90%的精力都放在血液肿瘤。2020年开始在实体瘤上做研发,这是一个足够难啃的方向。
实体瘤在全球来说都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当前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包括放疗、化疗、手术治疗和免疫治疗等。驯鹿生物研发出了CAR-T产品,主要用于恶性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
在癌症领域,CAR-T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CAR-T就是将人的T细胞经过基因工程手段体外修饰改造后,回输患者体内,通过CAR与靶细胞表面抗原的特异性结合,T细胞能够精准识别并杀死靶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网传刷屏的120万一针,一针可以“清零”癌细胞,就是这种疗法。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全球CAR-T疗法市场规模已从2017年的0.1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11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进一步增长至218亿美元。目前全球仅上市8款CAR-T产品,其中三款都是由中国药企研发,包括复星医药、传奇生物等。
凭借创业早期的人脉积累,张金华集结了一批精悍的技术和管理团队。
现任驯鹿生物研发副总裁胡光2018年加入驯鹿生物,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分子生物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肿瘤临床应用研究博士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曾担任北大工学院绍兴研究院所长。公司发展初期,他主持了CAR-T产品的研发。资深免疫学家郑彪博士出任驯鹿生物首席科学官,负责公司整体产品战略布局的制定和推进管线产品的研发工作。
首席医学官汪文自2006年起系统从事细胞治疗工作十余年,曾任职西比曼生物科技、药明巨诺、先声药业集团。作为项目主要成员,他还成功申报了中国第一个靶向CD19的CAR-T注册临床试验,并发表了20多篇细胞治疗相关SCI论文。
目前,团队总人数有400人,迈入国内细胞治疗领域的第一梯队。
张金华曾说,“我们团队年龄差距很大,但是一群很有热情、事业心的人。”
足够创新的产品
当驯鹿生物还是一家初创公司时,就布局了10余个处于不同研发阶段的在研品种,主要聚焦血液肿瘤的自体及通用CAR-T产品开发。
但最初三年,张金华将公司70%的资源都用在了第一个产品——伊基仑赛注射液(CT103A)的研发上。这款产品主要用于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
2019年,伊基仑赛注射液推进到了临床阶段;2020年3月,新冠疫情在全国大爆发,但汪文仍带领正在组建的临床团队,前往一个个临床中心寻找愿意入组的病人;2020年4月正式开展注册临床试验I期。
当时驯鹿生物的临床中心大都在外地,但实验室位于南京,再加上疫情因素出行很不方便,所以病人采血、运输、随访各个环节都会出现突发情况。
“那时候,半夜电话打过来说病人在抢救,我的血压‘噌’地就升上来了,怎么办呢,赶紧协调资源,甚至立马派人赶到试验地点和医生一起去看病人。”汪文曾在采访中回忆。
目前,伊基仑赛注射液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正式受理并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品种,并获美国FDA批准注册临床。
对于驯鹿生物来说,这款产品既是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商业化的开端。
值得一提的是,驯鹿生物新增扩展适应症-抗体介导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这也是全球首个CAR-T产品在该疾病领域的临床试验申请。上述两款产品之外,驯鹿生物自主研发的创新候选产品CT120(全人源CD19/CD22双靶点CAR-T细胞注射液)也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另外还有具有“first-in-class”潜力的全人源双表位靶向CD5的CAR-T产品CT125等在研。
现在美国市场上CAR-T疗法的定价在37.3-47.5万美元内,而国内上市的两款:药明巨诺的倍诺达采购挂网价129万元/针,复星凯特的奕凯达120万元/针。CAR-T疗法高昂的价格会劝退很多经济能力不足的患者,而许多药企破解商业化困境的方式就是将药品推向一线。
上述几款创新产品,意味着驯鹿生物的细胞免疫治疗产品管线做到在浆细胞、B细胞和T细胞恶性肿瘤领域的全覆盖,这在中国细胞治疗医药企业中并不多见。
高瓴创投的第一个项目
作为曾经的天使投资人,张金华很清楚如何与资本打交道。
因此驯鹿生物拿到了很多明星机构的投资,但高瓴创投是绕不开的重要角色。
2020年,高瓴宣布“高瓴创投”正式成立,这也是高瓴正式从PE进军VC的标志性事件。
当年,高瓴创投就将第一笔钱投给了张金华。彼时驯鹿生物拿到了高瓴创投6000万美元的B轮独家融资。2021年,高瓴创投又参与了驯鹿生物的C轮融资。
有一次,张金华在谈起驯鹿的成长历程时,还特别感谢了高瓴创投在公司成立三年后的独家投资,并表示这一投资对驯鹿生物的发展历史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那个时候,公司已经两年没融资了。
高瓴资本联席首席投资官易诺青当时说:“驯鹿医疗的多元化团队和开放进取的组织文化给了我们很深的印象。”目前,高瓴创投成为了驯鹿生物IPO前最大的投资方。
投资人和创业者往往是互相成就的,而张金华的优势是能融合两种思维,她曾在采访中表示“我们做投资、投行的,习惯从一个公司整体发展的角度去看待事物。简单来说,公司是我的产品,公司做的产品是我们这些科学家的产品。”
因此张金华的视角更广阔,在产品的布局上不会只抱着一个产品不放,而是选择了多管线布局,也主动对接了更多的外部资源,比如与信达和一些国外研发机构的合作,来提升团队能力和快速达成目标。这也是她打动资本的重要原因。
现在,张金华给自己的定位是——负责战略规划、团队建设、投融资和对外合作等工作。她提倡开放式和团队式的协作文化,因此驯鹿生物的风格不像传统的生物研发企业,更像一个互联网公司风格。
在前不久驯鹿生物6周年纪念日上,张金华分享了公司成长经历,第一个3年“建设”,第二个3年“跨越”,未来3年,她将公司定义为“蝶变”。
上市又是一个新的环境,但这也是“驯鹿人”的精神,要能适应各种残酷、艰难的环境。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创投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