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火种无法点燃,别着急也别放弃
□杭州市育海外国语学校 鲁婧婧
很难想象一个美丽聪慧的小姑娘在公开场合会不停地咳,不停地喘,讲不出话。
【资料图】
这个小姑娘就是小景,一年级开学的第一天,我遇见了她。
初次见面,我唱了独角戏
开学第一课,我让学生们轮流作自我介绍,他们一个接一个地上台。轮到小景,她毫无动静,学生们齐刷刷地朝她的座位看过去,只见她用力地攥着姓名纸,身体却丝毫不动。
我想她是胆怯,就走到她身边,牵着她的小手,一起走上讲台。“现在小景要为大家作自我介绍,大家掌声欢迎。”
小景默然无声。
“她还是有点紧张,我们再用掌声鼓励她。”
掌声再次响起,一秒、两秒……一分钟过去了,小景依然不肯开口,但能听见她急促的喘息。见此情形,学生们有些骚动。
我平复了一下心情,又亮出一招温柔补场法,蹲下身,搂着她的肩膀:“告诉大家你的全名叫什么,好吗?”
小景不仅没有回应,而且开始抽泣和咳嗽。
我赶紧用手拍拍她的背,用请求的语气说:“别哭,别哭,没关系的,老师陪着你,我们大家一起说出你的名字,好吗?我叫郑——显——景。”
一年级开学第一天第一课,我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一个班级的新生,就这样看着他们的新老师一筹莫展。有着10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我,就这样被一个小姑娘打败了。
我不甘心,在接下来的每一天里,几乎都会邀请小景上台,但每次都是重复开学第一天的场景。班主任能用的招数我全用尽了,一学期下来,小景依然没有在课堂上公开讲过一个字,学生们已习以为常,安之若素。
这件事就像一根鱼刺插在我的喉咙里,我一直在寻找打开僵局的法子。
等待契机,创设宽容环境
为鼓励小景开口,同时不给她压力,我引导全班共读主题为“尊重”的系列绘本,一起探讨什么是尊重,什么是鼓励,什么是理解。班级渐渐地形成包容的氛围,学生们不仅开始包容小景的不说话,也开始包容每一个同伴的“特别”。
有了良性的班级环境,我又不断地和小景妈妈沟通,每次家访,我都是第一个走进小景的家。我不断地关注着小景,常常找她聊天。
虽然小景依然无法在人多的时候开口,但我没有放弃,依然和我的全班学生一起在默默等待。
写微小说,营造写作氛围
每位教师的心中都应该有无数把尺子,我把量小景的这把尺子刻度一再缩小。
慢慢地,我发现在课间和小组讨论中,小景能说上几句了。更让我欣喜的是,她日记中的文字自由而独特。
我想,机会来了。我挑选出小景的精品日记,编辑成“小景微小说”系列,发布在班级平台上,并称小景为“微小说家”,邀请家长们阅读转发。一周的时间,小景拥有了700多名粉丝。
这不仅对小景是极大的触动,班级里的其他学生也开始学着小景写微小说,竟然在小景周围形成了一个作家圈,发展出10多名“微小说家”,发布了20多套微小说系列文章。
小景脸上开始洋溢出自信的笑容,她的写作也一发而不可收,每篇日记都是洋洋洒洒2000字以上,并开始在日记后给我留言:“老师,谢谢你包容我。”“老师这次发了我的小说,让我快乐得想飞翔。”
破壳绽放,我们举班欢庆
就这样,4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对小景的公开表达作过多要求,只是不断地将那把尺子的刻度增大。
五年级的一次班级阅读手拉手活动,小景和美娜一起申报了推荐图书,而且这次竟然是由小景来分享。她们推荐的图书是《大声说出来》。
分享那天,小景妈妈也来了,当看到小景在讲台上略微紧张地发言时,我和小景妈妈都哭了。
分享结束时,全班学生自然而然地站起来,持续为小景鼓掌。虽然这只是一次普通的阅读分享,但对我们班的意义却是重大的。为了等这一天,我们经历了多少个春夏秋冬。
课堂上,我会尝试着让小景发言,虽然每次还是要和全班学生一起为她做心理建设,但她终于能够断断续续地讲话了,并且在一次又一次的掌声中感受着大家的爱。
后来,班级举办了一场“儿童迷你TED演讲”,每个学生要面对200多名观众和多家媒体,述说自己成长中的思考。
小景演讲的题目是《我稚嫩的改变》,她从容地走上舞台,用3分钟的讲述,呈现了自己从不肯开口到很爱表达的蜕变过程。
我们看着长大了的小景,站在舞台上闪闪发光,感到欣慰。
如今,小景已升入一所优质初中,并且成为一班之长。
我记得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教师就是点燃儿童心灵所需的光亮,而我们常常会惊喜地发现,当带着爱与信念去点燃一颗火种时,燃起的却是整个班级。
●点评:
小小班级,点燃星火,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成尚荣说:“教育,其实是回归种子。”教育是一门发现的艺术:教师在日日的陪伴中,发现儿童,唤醒儿童,发现自己。作者用这则动人的育人故事让我们看见:一位班主任用“点燃”之力引发教育的万种可能。教育一直就是一个系统,面对一个不能说话的小孩,仅仅靠耐心和包容是不够的,鲁婧婧是借用系统的力量在帮助这个小孩:从自己到班级学生的包容文化建设,到学科教师的环境共建;从班级公众号平台的创设,到打通家庭教育,争取全班家长的点评支持……用几年的时间在为这个班级构建“看见人人,人人看见”的系统文化,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没有这种文化的出现,我们很难看见这个教育奇迹的发生。
(点评者:杭州师范大学 周 俊)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创投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